论灯谜的落差现象
灯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过去很长一段 时间 ,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社会的发展,灯谜艺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演变,但发展至今已出现了落差现象。现实谜坛中存在的落差,会使灯谜日渐式微,由衰弱走向消亡。灯谜究竟应不应该让其消亡,笔者认为
灯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社会的发展,灯谜艺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演变,但发展至今已出现了落差现象。现实谜坛中存在的落差,会使灯谜日渐式微,由衰弱走向消亡。灯谜究竟应不应该让其消亡,笔者认为不应该让其消亡的,因为它既能启迪智慧,还有助于对某些古典汉文的记忆。既然没有必要走向消亡,那么出现的落差现象应怎么解决呢?下面就两个浅见进行简剖:
“过去”和“现在”的落差
过去和现在灯谜的落差现象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过去谜坛热场 现在谜坛冷落
笔者记得童年时,乡中设台开谜,台前人群如山,把谜台围得水泄不通。但那时猜中谜的人少,有趣味的人多,一有猜中谜者,便博得一阵喝彩声和投去无数双羡慕、赞赏和妒忌的眼光。但如今谜台前大多是谜中行家里手,在汕头市,大部分谜会,猜谜的都是那几个老面孔,陌生猜谜人是少之又少,也缺少了过去那些看猜谜,听猜谜的围观群众,也自然而然地缺少了过去那种气氛,显得冷冷清清。去年某谜友到潮汕地区某村猜谜,回来跟我说“四人给三人打”。我听后一头雾水,不明其意,他只好说明是开谜的四人,而猜谜的只有三人。这让我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唉叹,难道灯谜走到今天这地步,真的要消亡了吗?灯谜为何会走到今天这现状呢?
我想,其中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者就是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文化娱乐的丰富多彩,不再象过去那么单调,所以也就少了过去那些围观谜场的群众,内因就是谜人作茧自缚。在设台开猜时,创作出专业性较强的谜语,而过去那些市俚俗谜作已被认为有伤大雅,不再上台,也就少了趣味性。同时,那些本想在谜台前听趣味的群众也就少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专业谜手的原因,专业谜手没有“职业道德”,进入谜坛,见谜便猜,无论难易,可谓包场。这样普通群众要猜中一则谜语,那就难之又难了。这无疑是把初学者拒之门外。笔者听说澄海某镇开谜有禁止国手某某进场之规定。这也是出于照顾当地初学者,为当地谜事不受冲击的无奈之举。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先让他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这正如苏德友先生所说:“中国传统灯谜文化在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保护的情况下,正在经受着全面的冲击,面临着人为毁坏,或流失,或因老灯谜艺术家逝去而人亡艺绝等状况。”这是值得每位谜人深刻反思的。
二,过去谜刊谜会多,现在谜会谜刊少。
上世纪八十年代汕头及周边郊区乡镇,每逢节假日开设谜场多达千场次,其中既有各乡镇文化站、文化室开设的,又有工厂企业开设的谜台,更主要的还是汕头市工人文化宫,每周二场谜,节假日和纪念日另行增加,中山公园也周未开谜、春节、元宵、五一、国庆都开谜。而现在,市郊周边的许多乡镇自体改后,由镇改为街道,大部分也没有设置文化站,也不再配置群文专职干部,也再没有人去管群众文化活动的事了,所以也就没在节假日开谜了。工厂企业也因改制或倒闭,职工文化生活也就更不用说了。文化宫自1993年改建后,还是勉强维持,但谜事活动,大不如过去了。中山公园,或因承包,或因人事变迁。每年也仅有几个重大节日有开谜而已。现在全汕头每年谜会次数在百场以内。
在谜刊谜书方面,八十年代,潮汕地区每年有30多本谜书出刊。那时乡镇文化站、区县文化馆、工厂企业工会大部分每年都有编谜刊,汕头工人文化宫每年编二至四册,庵埠工人文化宫每年编二至三册,仅潮州市,可谓镇镇有谜刊。还有个人自费编印专辑和期刊,如《玉简谜集》,《待菊集》、《文虎蜗庐》等。而现在每年潮汕地区仅有几本谜书出刊,其中应算《谜潮》生命最长,20多年来一直坚持如期出版,为潮汕地区乃至全国的谜艺交流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为什么过去谜书谜刊多而现在谜书谜刊少呢?一方面是体制改革以后,再也没有人去管这些群文事业,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看成绩。人们已无有过去那种闲情逸致来玩这些没有经济效益的事了。自然谜书谜刊也就少了。
谜论和谜作的落差
过去由于灯谜是六艺之末,所以在士大夫阶层中受蔑视,他们对于灯谜也只是偶然玩一下而已,要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来进行理论,那就免说了。所以灯谜自它的形成以来,一千多年中未能得到健康发展,总是停滞在那个雏形阶段。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潮汕地区的谜家谢会心先生所编辑的《评注灯虎辩类》才给灯谜厘定了法门,谜格,这才有了它的理论。
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给理论提供了一个平台,一门艺术如果没有理论,也就没有他的艺术灵魂,也就象汪洋中的船没有航标灯一样,不知方向。灯谜艺术发展到现在,可谓是非常成熟了,但却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理论。现在的灯谜论文大多是零零碎碎的谜赏文章、或谜会记事。要真正能够指导灯谜艺术创作的很少,相互吹捧的谜赏文章多。笔者孤陋寡闻,只知郑百川先生的《发昏十三篇》便可以说是灯谜的药石。象这样有指导性的理论文章,近十年来,书刊少载,灯谜书刊中大多的谜作和记载谜事活动的文章为主,出现这种落差现象,其原因有二:
一是灯谜自身艺术语言较少。灯谜作品虽说是通俗文学,能包罗万象,但却是微型俗文学,只是“一句话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只要灵感一出,随手可得,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也能创作出佳谜。而灯谜理论文章就不同了。要写好一篇理论文章,必须花很大时间和精力在深入研究和查阅大量的资料。又因为灯谜的艺术语言较少,不象音乐、舞蹈和书画等艺术,这些本身的艺术语言就很丰富,所以的理论文章也较好写。因此谜论也就少了。
二是灯谜的随意性较强。不象书画艺术,须经临摹苦练,以古人为学习对象,然后提升为自己的东西,蜕化创作。在灯谜艺术领域中缺少标准性和权威性。灯谜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创作阶段,有相当一部谜人乃至谜家在谜作扣合上,出现了想当然的现象,不规范,标新立异便所谓创新,让外人看了不知其所以然,然后出现了跟风,你一批评他,他就说某某名家也然。由于灯谜创作随意性较大,所以写出指导性理论文章来容易得罪那些创新派,被他们骂为腐迂的老夫子,所以吃力不讨好的事也就肯定少人去做了。
基于上述二种原因,所以也就出现了灯谜创作多,艺术理论少,灯谜杂文多,指导性含金量高的论文少等谜论和谜作落差现象。
灯谜发展之我见
泰戈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看起来很近其实很远,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落差,谜作和谜论的落差,过去谜场上懂谜,会猜谜的人不多,围观谜会的人多,现在谜场上就是真正会猜谜的而围观的人少,过去谜会谜刊多,现在谜会谜刊少。在谜论和谜作方面,谜作多谜论少这固然是正常现象,但有指导性的谜论少,闲杂谜论多的落差现在,谜人还要自欺欺人地说现在谜坛兴旺发达,这种现象是值得谜人反思的正视现实,很多事情才可行。针对谜坛目前落差现象,为使灯谜不因这种落差而走向消亡,对灯谜的传承和发展。就我个人的意见提出几个解决办法:
一、灯谜既然流传几千年,至今仍存在,就有它的价值,它既能启发思维,又能帮助记忆,还可以增加节日的文化气氛,所以建议有关部门恢复过去那种群文专职干部制度,多组织灯谜活动。
二是在学校第二课堂中开设灯谜兴趣班,象汕头市私立广夏学校那样,他们就办得很好,也许有些人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课本知识,学习灯谜会让学生荒废学业,但事实证明广厦学校爱好灯谜的学生是学习尖子。广厦学校的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它可为灯谜培养了生力军。
三是谜会要设置初级灯谜专栏。谜友勿猜以供普通群众猜射。0七年下半年至0八年上半年,汕头谜委在中山公园承办由恒青药业公司赞助的每周一场谜会便设置了初级灯谜专栏,供游客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对灯谜产生兴趣,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是谜刊要设普及类谜作专栏,谜人谜作要注释。象潮州市灯谜协会的会刊《谜潮》中便设《校园谜花》和《一句话谜评》、《潮人灯谜雅集》的简注。让一般读者能够读懂灯谜。
五是各地灯谜协会要设立理论部、重视理论队伍建设、鼓励谜人撰写理论文章。刘雁云先生设立的 “雁云灯谜论文奖”就是刺激和鼓励大家撰写理论文章,提高迷人的理论水平。
只要克服和消除灯谜的落差现象,才能使灯谜这一古老民艺不会逐步走向消亡,得以健康发展。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提供大家参考。
注:本文系大潮汕′09(揭阳榕城)国际迎春谜会优秀论文
「还没有人打赏,我来支持一下」
真诚打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编辑整理:谜材网 www.cdengmi.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时间:2009-06-29 19:29
阅读 次
微信公众号:谜材网(cdengmi)
版权声明:任何转载及复制,请注明谜材来自谜材网//不注明出处,谢绝一切转发及复制,请尊重整理人员的辛勤劳动!
转载及复制,请注明出处!谜材网
本文链接:http://www.cdengmi.com/dengmi/dmzl/716.html
踩一下[0]
顶一下[2]